如何获得一台高性能且性价比高的服务器? - 一条咸鱼与狗的博客
TypechoJoeTheme

一条咸鱼与狗的博客

统计
登录
用户名
密码
/
注册
用户名
邮箱

如何获得一台高性能且性价比高的服务器?

2022-09-07
/
4 评论
/
277 阅读
/
4235 个字
/
09/07

好..... 久,不见
我是咸鱼qwq

(全文多图警告awa)

我们都知道网站都是依赖服务器运行的,在liunx的高效运转下,即使是大量的访问,在带宽足够的情况下,似乎也对服务器的性能没什么影响,即使是1H1G的小鸡也能轻松带动上千的并发

但我们要知道,服务器除了可以用于建造网站外
还可以作为游戏服务器
而放到游戏服务器上,1H1G的小鸡性能就显的似乎“不那么”够用了

拿我们最熟悉的MC的JAVA服来举例子
就算哪怕是最小最小,拿低版本的原始核心(因为新版本需要JAVA18)开一个1-5人纯净生存服

也至少需要1G起步的内存和5M的带宽(而如果是新版本核心,放在JAVA18上,1G的内存可能连启动都困难)

即使能够完成启动,也会卡的不成样子
(不要问我为什么,因为咸鱼就这么干过)

而如果你觉得5个人的上限太少了,或者想加一些插件或者MOD,那么此时你就来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

举例

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,想同时提升性能和带宽,所需要的RMB只会不断的“飞升” “飞升” “再飞升”

拿国内VPS和独服举例(这里选腾讯云,免你们说我耍流氓)

轻量服务器(VPS)
4H+8G 10M 上海 255R一个月
4H+16G 12M 上海 350R一个月

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350R一个月是什么概念,这么说吧
相当于1台2H+2G轻量7倍的价格,等于每天从你身上搜刮走11.6R的RMB

而这还仅仅只是VPS,VPS从来没有“真正意义”上的独享这一说,就算哪怕性能真的是100%独享了,但带宽很多时候都是共享的,只是商家不会标明罢了

哪怕是12M的小水管,它也有可能是“共享”的...

那么性能更好,带宽更高的独服是什么价格呢?
很遗憾,由于腾讯云没有出售独立服务器
我不得不拿一些不那么热门的IDC举例

以某某IDC为例国内标准的双路E5-2650v2+16G独服为例,价格一般在400-500元左右,当然这是属于冷门IDC的价格

有些人可能就要说了,我不喜欢这种野鸡云,我就要大牌,大牌!(之前某个站长群的NT就是这么和我说的)

没办法,谁叫有些人就喜欢给IDC商家交智商税呢
拿他最喜欢的“大牌”IDC,“西部数据”举例

同样是4H+16G,它甚至比腾讯云还要贵3倍都不止,而且也没标明是独服(真的是笑尿了)

优先考虑的

那么在价格如此昂贵的情况下,想要开一个人数多一些游戏服务器似乎都成为了一种“奢望”

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皆得,我们在预算不够的情况下,买电脑主机或者笔记本的时候会想起要选择高U低显还是低U高显

服务器也是一样的道理
我们可以在性能和带宽之间做一个权衡,来使它的价格不至于那么“离谱”

如果只考虑性能的话,国外的主机(VPS)或许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

“物美价廉”这个词用在国外的IDC商家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

同样是4H+8G的配置适情况和地域而定
价格差距可以达到70%甚至更多,立减70%有些时候不是开玩笑,以我知道的一个国外IDC为例,同样的4+8的性能,在他那里只需要10刀一个月就可以搞定,而且配置甚至还要更高一些

10刀是什么概念,以当前汇率为准,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70RMB左右

比4+8更高的性能,低了4倍的价格,我想换谁都会心动
然而... 它却并不会成为国人的选择

为什么呢?
这里就得回到之前的那个“十字路口”了
选择了性能,那么自然带宽肯定就得放下
(这里指的不是带宽上限不足,而是带宽质量和延迟)

这样的价格一般都是美西的普线或者是少部分西欧的普线主机,那为什么同样的价格放在离我们近一些的东亚就买不到呢

拿我们熟知的日-韩-港-新举例
同样配置哪怕是普线,放在这些地方一般都要溢价40%甚至是更多,什么原因呢?

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两点
1.人均GDP
过高的人均GDP和较少的面积导致了这些国家的物价是直线上升,而IDC们想在这里设立数据中心自然是需要租赁土地的,而昂贵的租赁费用就会在我们购买主机时“体现出来”

2.IDC数量问题
昂贵的租赁费用也导致了,部分境外IDC商家不愿在此设立数据中心,而愿意在此设立数据中心的,一般都是有“承受能力”的大IDC,而IDC数量的稀少也导致内卷情况不会有这么严重,甚至几乎没有,统一高价或者加价似乎从一开始就被定好了,而对于降价他们是只字不提

延迟真的一定那么重要吗?

抱歉稍微有些跑题了

回到正题,大多数玩家在选择服务器进行游玩的时候,第一个会想到的是什么?

没错,延迟...
他们甚至可以不经头脑的就开口,低延迟的服务器就是比高延迟的好,高延迟服务器就一定是“垃圾”

这样的想法似乎印证了每一个玩家

而服务器的建设者们在选择地域时,就不得不为了延迟把地点选择离玩家们近的地方,就算哪怕只是为了一个好看的ms,就算只是求个心理安慰,他们也不得不这样做

却不知,导致游戏卡顿的并不只有延迟这一个数字
但可悲的是,小白玩家们也就只会看这一个数字了,甚至把自身电脑性能的不足也怪罪于延迟问题

小白:我不管,我不管,这一定是延迟问题!

有没有比延迟更重要的数字呢? 当然有...
那就是“丢包率”

我们在听别人讲网络游戏卡顿的时候经常会听到“延迟高”这个词,但偶尔也会听到“丢包”这个词,却很少有人会上心

我们把网络通信的过程简化一下

电脑发出数据包-经由骨干网-到达服务器
然后再被发送回来,服务器-经由骨干网-你的电脑

有些小白甚至不知道网络还有“回程”这一说

而延迟这个数字代表什么?
代表你的电脑到骨干网的时间+骨干网到服务器的时间,这个值准确的说被称作去程延迟,而回程就被称为回程延迟

而丢包率代表什么?
延迟代表你到达的时间,哪怕时间长一些,但是它至少到了,而丢包则会把你发送的数据包彻底丢弃,服务器发现数据包少了则会在回程时通知你,数据包少了再发一遍!而你的电脑则会再发一遍,这样的做法导致了你在游戏里就会看到一些离谱的事情,比如突然被传送到上一个走过的位置,或者突然挂掉...

丢包率则指的是丢包的概率
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问题,为什么要丢包,丢包是为了什么(好吧,这是两个问题)

为什么要丢包?
这里的丢包一般是在骨干网到达服务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,在回程途中服务器到骨干网,这样的情况同样会发生,这里就不买关子了,丢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骨干网的网络承载量上限不足,而在上限不足的情况下,为了不超出限制,则会策略性的人为丢包以减轻对主网的负载,简称“故意的”

丢包是为了什么?
为了能够让所有人都能够做到“能用,但不完全够用”
拿我们熟知的163为例,几乎是年年都在扩容,但是还是不够用,原因也很简单,卖的多,用的人多了,扩容的量跟不上使用人数的上升速度,自然就要“丢包”
骨干网不可能完全只为你一个人服务,而民用的网络,这些网络大公司,没义务,也没必要,去考虑你的使用感受

但如果你加钱这就是另一回事了...
鲁迅曾经说过,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(滑稽)
所以也就有了我们后来所熟知的CN2和9929线路

这些线路就是为了服务企业或者游戏玩家而生的
他们把出售人数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“范围”而不至于超售,导致不得不用“丢包”这样下三滥的方法来解决问题

而线路情况足够优质且不超售的情况下,丢包这种现象就基本是不会发生的,延迟也会相对的下降10%-20%左右

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,延迟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
拿美西9929举例,就算是对比香港的CN2GIA,你也几乎很少能明显的感知出“区别”在哪里里,除了ms这个数字

但如果拿美西9929对比日本NTT,在晚高峰的情况下,9929的体验可基本就能碾压NTT了,相比NTT动则80%的丢包率,就算有足够低的延迟也没用,你该卡的还是得卡

所以对于网络质量的看法,我个人的意见是丢包率>延迟,并且在见识到足够多的国外主机后,我对此更加深信不疑

有哪些有性价比高的方案?

通过上面的内容,我们就可以知道,延迟并不是最重要的,这一个观点了

而基于上面的内容总结后,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性价比足够高的方案,那就是“前置代理”

即通过前置代理机来帮助服务器“拉直线路”
拿美西举例,我们就可以通过代理机拉直普线的机器,从而获得足够好的体验,甚至媲美亚太的直连机器

亚太的机器也是同理,你可以通过一个代理机来强制拉直,越南,泰国,甚至是印度这些冷门地方的机子,在获得漂亮延迟的情况下,也能做到低丢包率

具体做法就是购买一台网络质量够好,但性能不足的机子,同时购买一台性能足够,但网络质量不够好的机子,两台机子的物理距离最好足够近

再通过一系列“操作”后,你就能得到一台性能也足够,网络质量也好的,高性价比机子了

这样的做法对于小白而言属实比较困难,那么有没有什么既简单又高性价比的方案呢?

这就来到了我们的今天的主题,“自组服务器”

“自组服务器”

当然这并不是真的让你立马去闲鱼淘一块X58或者X79大板来装机,这很没必要

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题外话,服务器并不一定要一大坨黑乎乎的机器加一个几千瓦的电源,就算只是我们平常家用的普通电脑也是可以的

我们真正要做的只是利用上手头闲置的主机或者笔记本,然后把它们稍稍“改造”和“升级”一下

作为服务器我们只需要考虑CPU+内存+硬盘这三个条件
而显卡是不需要的,这也让我们家里闲置的办公本和主机又可以有用武之地,CPU我们尽量4核起步(都自己组了就不需要省了)内存视情况可以选8G或者16G甚至更多,硬盘我们就选普通的STAT固态就行,有条件可以上NVME自然是更好

然后是系统,一般而言我们都是选择liunx作为服务器系统(我相信很少会有人用win来做服务器)
最主要的原因还是win太吃配置和内存了,同样的配置下win至少要多吃2-3G的内存,以及更高的CPU占用

liunx里最主流的系统也就是Centos Debian Ubuntu
这里我更推荐Centos Debian这两个系统
相比Ubuntu,它们的占用会更低(能省就省)

选择好了系统,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开装了
当然这个时候你可能就要疑惑了,装liunx会不会很难?

其实还好,看看大佬们连折腾黑苹果都没有压力,我们只是装个liunx 不至于:)

当然我们需要事先准备1块U盘和1块全空的硬盘
我个人不建议同时使用win和liunx共存,因为那需要重新做引导,然后去百度找一个Centos或者Debian的官方镜像,随后下载(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科学上网),随后把U盘格式化,并准备一个烧录工具,把镜像文件写入到U盘

然后在启动时选择U盘启动就行,随后跟随引导,自行安装即可,怎么样是不是很“简单”?

好吧,其实实际情况要麻烦不少,最主要还是看个人的随机应变能力,不要太过于死板就行

在完成安装后,我们就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了
也是自组服务器最大的问题之一,就是公网IP
公网IP是什么我想我就不用多说了

但通常走正常渠道能拿到公网IP的人属实不多,并且在IPV4如此稀缺的情况下,这样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

而且必须需要路由器并安装宽带,没有的话就连想都不用想了,所以也就出现了另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案了,即“内网穿透”

通过“内网穿透”来把内网映射到公网,但这样的做法虽然方便但也存在不小的问题,第一个问题就是延迟,虽然上面我们说过延迟并不是那么重要,但是...

它实在是太高了,已经超出正常接受的上限了
之前说过去程与回程,这玩意相当于多加了一倍的去程和回程,延迟自然可想而知

如果选择的“穿透机器”不够近的话,延迟基本都会很糟糕,国外远一些的地方就更加是想都不要想了

第二个问题就是电费,这个属于物理开销了
服务器的性质也决定了这台机子必须是24小时插电运行的,所以耗电量自然而然也是需要考虑的,这也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,就按一天一度电,一度电一块钱算
一个月也要多出30块开销,当然其实还有网费也应该需要被计算...

最后可以得出一个算式
穿透机器+硬件价格+电费+网费=自组服务器的价格

看起来很多吧,但实际上如果同等配置机器,这套方案的性价比要高不少,性能越高按对比,性价比就越高,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为硬件付费,而且以后不做服务器了,硬件还可以继续使用,或者二手回血

这么看来... 好像还不错?

总结

世界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
拆东墙补西墙也算是比较经典的“操作”了

个人认为上面两套方案都各有各的优点,也各有各的缺点,其中属于折腾的成分会比较多,但如果不折腾又想要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机子,往往是不太现实的

我们都知道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
所以在下单购买前,不妨站在商家的角度想想,这样卖东西我真的能回本吗,如果连你自己都觉得不能回本的话,那还有购买的必要吗?

这期文章咸鱼只是给大家介绍了一些自己的思路
希望能对各位小伙伴有所帮助

我是咸鱼,我们下期再见 ≡ω≡

服务器Vps
朗读
赞(2)
赞赏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哒!

三合一收款

下面三种方式都支持哦

微信
QQ
支付宝
打开支付宝/微信/QQ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版权属于:

一条咸鱼与狗的博客

本文链接:

https://purefish.cn/index.php/archives/661/(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)

评论 (4)
  1. DianC 博主
    Windows 10 · Google Chrome

    性价比还得是新年抢的服务器哈哈,另外中秋节快乐鸦q(≧▽≦q)

    2022-09-10 回复
    1. 一条咸鱼与狗 博主
      Windows 10 · Google Chrome
      @DianC

      中秋节快乐

      2022-09-13 回复
  2. Pampo 博主
    Windows 10 · Google Chrome

    其实500内就可以搞到一个不错的物理服务器,费用每个月20以内,我一开始也喜欢用物理服务器建博客,性能好,带宽大,维护方便,但是唯一不好的就是有时候会停电,后来我还是选择的云服务器加CDN,4m的带宽也能很流畅
    https://pampo.cn/index.php/archives/138/

    2022-10-22 回复
    1. 一条咸鱼与狗 博主
      Windows 10 · Google Chrome
      @Pampo

      不错的教程,算是我这篇文章的完整实现版了

      2022-10-27 回复

人生倒计时

今日已经过去小时
这周已经过去
本月已经过去
今年已经过去个月

标签云